國內大宗商品近全線收跌。上海期貨交易所天然橡膠期貨(簡稱“滬膠”)跌幅居前,滬膠主力1309合約收於每噸18465元,較上一交易日下跌495元,跌幅達2.61%。 東京工業品交易所(TOCOM)橡膠期貨昨日小幅下挫,9月交割的橡膠期貨合約收於每公斤249.4日元。 此前,由於日本央行祭出史上最大的量化寬鬆貨幣政策,日元大幅貶值,使得日膠走勢堅挺。光大期貨分析師彭程在接受《國際金融報》記者采訪時表示:“日元自去年10月至今,短短6個月貶值幅度已經超過26%。受此影響,盡管基本麵疲軟,日本橡膠庫存不斷攀升,下遊日係車銷量不暢,但在貨幣政策影響下,日膠大幅上漲。” 4月22日,由於二十國集團(G20)會議未公開討論日本央行的寬鬆貨幣政策,引發近期日元貶值,美元兌日元當天一度逼近100水平。瑞達期貨分析師王鍇威預計,美元兌日元在100水平做短暫停留後,將升破該關口。隨著日元的貶值,日本橡膠期貨價格還將上行。 雖然有日膠價格上行預期,但是市場人士認為,滬膠走勢依然受製於國內橡膠市場基本麵。 從國內需求來看,中汽協數據顯示,3月份中國汽車產銷分別為208.52萬輛和203.51萬輛,同比分別增長10.88%和10.69%。重卡銷售也出現反彈,下遊需求有了好轉跡象。 不過,在需求上升的同時,供應也在增加。目前,中國海南、雲南產膠區均已進入開割期,新膠正陸續上市。進入5月,天然橡膠生產大國也將進入割膠期。泰國首先加入供應大軍,6月起,泰國每月將向現貨市場提供30萬噸左右的新膠,緊接著馬來西亞和越南也將每月向市場提供7萬噸以上的新膠。隨著時間推移,市場供應將大幅增加。 此前由於供應過剩,橡膠市場已經囤積了高庫存。而供應增加速度加快後,橡膠庫存還將繼續增加,膠價受到壓製。 日前,青島保稅區的天然橡膠庫存已經屢創新高。截至4月15日,青島保稅區橡膠庫存總計36.69萬噸,較3月29日增加8300噸,其中天然橡膠為20.88萬噸,合成橡膠為5.36萬噸,複合橡膠為10.45萬噸。交易所庫存也在攀升,截至4月19日,上海期貨交易所指定交割倉庫中,天然橡膠期貨倉單達7.133萬噸,較2012年同期的1.171萬噸增加約6萬噸;庫存小計約12萬噸,較2012年同期增加約10.1萬噸。 庫存大幅增加反映出供需寬鬆局麵。彭程認為,牛市看需求,熊市看供給,目前大宗商品市場處於熊市中,滬膠在市場供應不斷增加的背景下,即便受日膠影響反彈也是短線行為,持續性上漲概率不高,預計滬膠中期或探低至每噸17500元成本線附近。